这是上海还没有的。重庆现在也有几家舞厅,像扬子江舞厅,听说蛮有情调,派头很大,都邮街盟友俱乐部,实际上也是舞厅,舞小姐都是从香港请来的。胜利大厦也经常举行盛大舞会,去跳舞的,通是社会大亨、大官、金融家、大商人……”
丁信诚说:“你不白相,怎么会晓得?”阿福说:“这是我在建筑工地听住宿的工棚的工人夜晚摆‘龙门阵’才晓得的。”
丁信诚和阿福谈有两个小时,他留阿福在家吃完午餐才离开。丁信诚在重庆,几个月过去了,他四处寻找罗苡。先是登报,后是托朋友,从上海找到宁波,从宁波找到汉口,从汉口找衡阳,又从衡阳找到重庆。
他没有灰心,只觉罗苡一家人仍活在世上,总有一日会全家团聚的。丁信诚把心事放了下来,和周治仁及周的助手杜先生一起,到峨眉县考察办厂之事。通过多方考虑和预算。丁信诚在峨眉县租赁了办公室及办厂所需的场地。从四方招工,建设新的厂房。
丁信诚为自己离开前线,回到后方,能做对抗战直接有利的事情,能为自己和大周创办有合理利润的企业,满足了他们的报国爱国热忱,对国家对朋友都有了好的交代,内心稍感舒泰。
工厂投资一年多,各方面都上了正轨,丁信诚把生产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杜先生,以便他有时间抽身寻找罗苡。
丁信诚向工厂请了一个月的扣薪事假,从峨眉县回到重庆,亲自到报馆刊载寻人启事,又到印刷所印了十六开规格的两千张寻人广告,他临时雇请两个人,和他们一起忙碌了二十多天,在重庆、涪陵、万县、泸州等地,把寻人广告张贴了一千五百张,留了五百张,他准备回峨眉途经内江、成都时,分别张贴。
“炒米糖开水——”,重庆特有的苍老,凄清而悠长的叫卖声,深更静夜,送进因相思而经常失眠等待罗苡信息的小丁的耳鼓。
丁母和丁先生看着丁小开从峨眉回到重庆后忙忙碌碌,曾询问丁小开,了解到他服务的工厂,业务兴旺发达,他请假回来,是专为寻找罗苡的。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