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苡边说边叹息,诉着舞女的苦衷。丁信诚接着说:“我再讲一个,你听了一定会更加伤心,会唱歌的朱鸣秋小姐自杀了。”罗苡吃惊地说:“朱小姐生活放荡,我同她认识,但没来往,她为啥自杀?你怎么会晓得?”“我是听杨小姐说的。朱小姐的父亲,在一九二八年,世界经济恐慌的上海市面不景气的时候,破产失业自杀。朱小姐那时才十六岁,就出来当饭店女招待。后来才当舞女。三年多前,她母亲患病去世,剩下她孤单一身,她拼命赚钞票积蓄。生活浪漫,生意一天一天好,熟客一天天多。离开月宫转到二流的‘维也纳’,结交到一班江西做银楼生意的客人捧场,生意更加好。又转到一级舞厅大沪,应酬交际,学得蛮有本事,生意兴隆,算得上是红舞星,钞票得了不少,金首饰,钻戒都有,住的房子,家具摆设,杨小姐去看过,都考究阔气。可惜,她眼睛不亮,倒霉,结识了一个游手好闲专靠诈骗女人的钱的黑心小白脸。他对朱小姐灌迷魂汤,哄着她要同她结婚,住进了她的房子,以合伙做生意搭股为名,骗走了朱小姐所有积蓄、首饰、珠宝。他躲得无影无踪,不见她的面,骗子肯定不会离开上海,但上海这么大,去哪里去找!根据事实推理,就算人找到,你没凭据,这种存心吃别人的光棍,想拿回钞票,看来十分难办。朱小姐感到这事渺茫,无法面对人生,感到人生无趣,世道险恶,在她的绝命书中,简单地写了她受骗的经过,报纸披露,对其中的几句警语,编辑加上了重点。她写道:我不愿上海伴舞小姐妹受到像我这样的人生打击,我更不愿所有上海和我同命运的苦命女人受到花言巧语的欺骗……我这封绝命书,希望新闻界登载,让姐妹们引以为鉴。这封绝命书,文字不错,看起来朱小姐平时蛮用功读书的。”
罗苡说:“你怎么会晓得这样详细?”“是杨小姐介绍我看的报纸,在五月份《舞国春秋》刊物登出来的。记者采访了朱小姐生前姐妹并作了详实的报道。我看了,难过得直淌眼泪。”丁信诚说。
“朱小姐自杀,值得可怜。她生前曾经为生活挣扎,憧憬美好的未来。她认识了小白脸之后,假戏真唱,自讨苦吃,这是每个伴舞小姐的悲哀。我认识朱小姐时,嫉妒她人长漂亮,唱歌好。我还认为她是见钱裤带松的女人,现在想来,是我误解了她。在上海,像朱小姐这样受骗遭难的女人,不晓是有多少?”罗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