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了啊?"他故意板起脸,"学这么多,是准备去长阳大展身手了?"
小桃一边捏肩一边撇嘴:"少爷就是个醋坛子,怕我们去了长阳被人骗走呢!"
周桐抬手轻弹她脑门:"好的不学,这些倒是学会了。"
小桃捂着额头冷哼:"少爷讲得一点都不严谨!"
周桐被激起了斗志,坐直身子:"好好好,晚上给你看看你能'死'多少回!"他拍了拍车厢里的矮桌,"这次我用纸笔写下来,省得你说我作弊。"
小桃拍手:"好!"
徐巧却打断道:"现在就算了吧,写那么多累死了。"她看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等回去再慢慢折腾。"
周桐看着两人兴奋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哎,古代的娱乐还是少啊……"他顿了顿,又轻声道,"不过这样也好,权谋之术学一点总没错。"
别看现在他身边的人都识字,甚至有些城府,但在真正的古代社会,能认字的人少之又少。
1. 文化水平对比:
现代: 义务教育普及,识字率接近100%,普通人至少掌握基础读写算数。
古代: 识字率不足10%,能通读《论语》的更是凤毛麟角。科举制度下,读书是特权阶层的事,农民、工匠、商贾子弟大多无缘笔墨。
2. 文盲的影响:
信息封闭: 普通人看不懂官府告示,只能靠里正、乡绅口头传达,极易被愚弄。
契约风险: 佃农租地时,常因不识字被地主在契约上做手脚,辛苦一年反而欠债。
奴仆驯化: 大户人家的奴婢大多不识字,主家只需口头命令即可控制,连卖身契内容都看不懂,更别提反抗。
3. 奴仆制度的运作:
来源: 奴仆多为破产农民、战俘或家生子(奴仆子女),法律上属于主家财产,可随意买卖。
管理: 主家通过"家法"维持秩序,轻则鞭笞,重则打死。官府通常不过问,除非涉及良民。
晋升: 极少数识字的奴仆可能成为管事,但仍是贱籍,子孙三代不得科举。
周桐想到这里,暗自摇头。他穿越前那个时代,人人能读书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在这里,知识却是最锋利的权柄。
马车缓缓停下,驿站的小厮提着灯笼迎上来:"几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老王利落地跳下车:"住店,五间上房。"
周桐撩开车帘,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