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火候,汤里加了点海带哦。”她的声音轻柔而温暖,就像这碗汤一样。
陈朝阳接过林晓棠递过来的汤匙,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她办公桌上那堆积如山的《AT&T Unix System V内核源码分析》。这些书的书页间夹满了密密麻麻的便签,显然是陈朝阳在研究过程中留下的笔记和标记。
林晓棠注意到了陈朝阳的目光,她笑着说:“昨晚翻译的X Window系统资料我已经放在你邮箱了,还有一篇关于Linux内核的英文论文,作者叫Linus Torvalds,就是那个芬兰的大学生,他的思路真的很有意思。”
陈朝阳一边咬着排骨,一边点头表示赞同。他的余光瞥见了实验室角落里那台积满灰尘的HP激光打印机。这台打印机是校产处淘汰下来的设备,陈朝阳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他们那里软磨硬泡要来的。
此刻,这台打印机正静静地待在角落里,仿佛在等待着它的第一次使命——打印出第一份HX01系统架构图。
墙上的日历撕到 12 月 15 日,距离 95 年 8 月只剩八个月零两周。
“叩叩叩”,一阵轻微的敲击声突然从玻璃门外传来,在寂静的凌晨时分显得格外突兀。
实验室里,陈朝阳正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编写着代码。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疑惑地看向门口。只见五个背着帆布包的年轻人正站在阴影里,最前面的男生手中举着一张纸,看起来像是一封信或者推荐信。
陈朝阳站起身,走到门口,打开了门。男生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然后将手中的纸递了过来。陈朝阳接过一看,原来是张教授的推荐信。
“陈学长,您好!我们是计算机系研一的学生,听说您正在组团队做中文系统,所以我们想来试试。”男生的声音很有礼貌,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芒。
陈朝阳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进来。五个年轻人鱼贯而入,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陈朝阳打量了一下他们,发现这几个学生都很年轻,看起来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面试开始了,首先是那个穿格子衫的男生。他走到陈朝阳的电脑前,打开了一个文件夹,展示了自己写的汉字输入法模块。陈朝阳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个输入法的编码规则借鉴了王永民的五笔字型,但加入了动态词库的概念,使得输入更加智能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扎马尾的女生走上前来,摊开了一张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