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之道,脱胎于苦修持行,壮大自以心悟道。
而杨猛在承了禅宗法统之后,渐渐明了自性一说,在心灵修为的进境可谓突飞猛进,丝毫没有因为灵肉双修便放慢他前进的脚步。
特别是若离打破虚空时的感悟,让他渐渐明悟‘无中生有’之境,仍非武圣尽头,前方还有‘与天地参’的境界(如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此一来,杨猛距离上古圣王的神圣之道,虽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却在触类旁通之下,有了几分禅宗‘至圣’的神韵。
儒家至圣,为孔子,编六经、立教化,强调文化传承,与帝王统治形成互补,影响了华夏近两千年。
而杨猛的至圣之道,与孔子选择的道截然不同,他选择了以武证道,以暴制暴。
他毕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于列强的行事风格最为了解,从不对鬼佬抱有任何媾和的希望,虽然在穿越的前期苟了又苟,但随着他在武道上取得的成就越大,心态的变化也愈发明显。
到了后来,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立下大愿,行诸盛事,不断通过个人武力,来改变前世历史中一些关键节点,尝试着挽大厦于将倾,救民国于水火……
在辛亥革命时,他借大势推动天心既我心,如今不仅没有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诸多事件的推动,变得愈发契和甚至强盛起来。
面对丹境乃至丹境之下的武者,杨猛还会留有余力,身上气机也无从显现,但对于同处武圣境界的两大法王来说,却好似大日一般烈焰灼灼,神圣不可侵犯。
“区区薄名,不提也罢,听闻贵教东进中原,在我临济法脉大天王寺落脚,某家自然不得不前来为我禅宗讨回公道!”
杨猛没有否认禅宗身份,毕竟自己承接了禅宗真正衣钵,又在石钟山赌赢了南禅一派,被南北禅宗尊为禅宗法主,而大天王寺本就是临济法脉的丛林庙,他以这个角度出头踢馆,甚至要比威远堂更加名正言顺!
“既是禅宗不忿大总统的安排,私下以民间武师的身份出手,倒也符合情理!”
阿茹巴曲杰点了点头,不再继续纠缠杨猛的真正身份,一步步向前走来,他每走一步,身上的气机就变化一分,每近一米,眼中的深邃便愈发悠远……
与杨猛身上如同大日般炽烈的气机幻象不同,阿茹巴曲杰身上的气机更像雪山流下的溪水,蜿蜒曲折却绵绵不息……
同行的尼亚南列达巴,身上幻化出来的气机则又有不同,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