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些很难做出来吗?”
祝韶华摇摇头,“好做的,我只是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子。”
柳条是大自然的产物,不要钱的东西,人们日子过得贫寒,也不知道是谁先想出了用柳条来编一些物件。没钱买碗,那就编一个果篮;没钱打柜子,那就编一个筐子;没钱买床单,那就编一个炕席。
“我从来没想过这些东西能够成为商品,”祝韶华说,“在这边这些东西是人人都会做的,还是为了省钱做的,没人会花钱买这些柳条编的东西。”
所以即使重来一次,她也没有把目光在身边的这些东西上停留太久,而是想着去南方进货,卖当下时兴的衣服、小电器、小商品等等。
“但是外面的人不会啊,像我们几个就都不会做,不然我也不会来找你,毕竟这边的人我认识的也就只有你一个。”
周知意继续说道,“商机之所以会是商机,是因为别人还没发现、而你注意到了,赶在别人之前做,那你就能赚到钱。”
就像是她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在别人只想学着外国货的款式照做、或是看什么好卖做什么衣服的时候,周知意仿佛“头铁”般一直坚持设计新款式,靠着这一份独特性,她走出了东坝街、走出了十三行、走出了新宁,现在又将要走向世界。
“其实我觉得你也不用局限在去进货、带回来卖这一种赚钱方式上,”周知意帮她开拓着思维,“引进来是一种办法,但走出去也很重要,就像我想要把我们国家的东西带去给世界看看,你其实也可以将你家乡的特色兜售给外省的人,柳编既特别又有实用性,要是再加上一些美学设计,总会有欣赏它的人愿意为它买单的。”
祝韶华有些被说动了,她知道未来人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富足,从而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需求越来越高,她记得曾经一起工作的一个年轻小姑娘就总爱买一些好看但没什么用的家居摆件,柳编比那些东西还更实用,肯定也会有人愿意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