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是第二天,第三天……
\n
第一场考完了,考院开门,考生们出场,可到外面休息调整一天,等于“放风”。
\n
于是回家的回家,回客栈的回客栈。
\n
张桐等着陈晋一起回来,心情忐忑地说起“考后感”,说他在写大题文章时,忽地想起当日背负山神神像的境况,以及找陈晋评理说过的话,其中涉及“大不敬”、“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以及“神明舍身回报香火”等逻辑关系。
\n
听得出来,这位“君子”经历诸多事情后,不再那么“方”了。
\n
人间似囚笼,世情如烘炉。人生活在其中,棱棱角角总会遭受摩擦而变得圆滑。
\n
不懂得变通的,只会碰撞得头破血流。
\n
其实这并不算圆滑,应该说是变“聪明”了。
\n
“陈兄,你说我这样写,可写对了?”陈晋点头道:“至少是稳的,有练达之意。但具体如何,要看考官的见解。虽然说第一场的大题文章占分比重高,可后面还有两场,也得考好。”
\n
“嗯,我会的。”
\n
得到了陈晋的肯定,张桐的情绪一下子稳定下来。
\n
对于这次乡试,张桐可谓孤注一掷,不容有失。以他的家境情况,如果名落孙山,三年后不知是什么光景,很可能连路费都凑不起来了。
\n
毕竟他的年纪也不算年青,而且乡绅土豪的程仪,更不会给完一次又一次。
\n
当不被再看好,赞助也就没了的。
\n
只得一天的调整时间,众人都是老老实实地呆在房间,尽量吃好睡好。
\n
其他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