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放下酒碗,荀攸对刘旭深施一礼道,“却不知子明观这天下大势將如何?”
\n
公达这是考我?这是说明我有戏,不过,这个却是难不得我,二十一世纪来的人,还怕这个。
\n
凌峰微微一笑,道:“几年张角黄巾之乱,只不过是乱世之始也。朝廷发榜募兵,却更造成群雄拥兵自重,黄巾之乱结束,群雄逐鹿之始也!弱rou强食,皇室威严再是难存,大好中原,谁人为主未可知也!”
\n
“子明兄真一语中地,观天下於心中,却是大谋也。想汝欣然引军雁门,怕不只是平定边乱这样简单吧?”荀攸微笑著打趣道。
\n
这人,果不负其名啊!一语就道出我的布局。“公达兄是如何以为?”
\n
“依我看,子明定是想以雁门为中心,收匈奴平并州北上平冀州幽州,他日再以南下?”荀攸看著凌峰,谈谈回答道。
\n
“久闻荀公达之谋,是古之张良再世今日所见果然不假。”
\n
“子明谬讚了,如若不是子明胸有成竹,攸难成也”荀攸谦虚的说道。
\n
“见一斑而知全豹,子明佩服!”刘旭继续夸讚道
\n
“子明兄,今日兄一番言论,正是吾前些日子所想,散比不得子明之言明朗。吾问子明一句国如何强?”
\n
刘旭自信的谈谈说道,“大汉盛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乃是当时国情使然,取其学说统御天下罢了,那诸般学说岂会皆不如於儒家学术?
\n
逍思量若是要国强,必要融匯百家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用於国,用於民。
\n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