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顿了顿,补充一句,“有两人得了甲上。”
萧言卿平静问:“是什么题目?”
五郎回:“是雍华六年的殿试题。‘朕以凉菲,承寿皇付托之重,夙夜袛翼,思所以遵慈谟,蹈明宪者,甚切至也。临政五年于兹,而治不加进,泽不加广,岂教化之实未著,而号令之意未孚耶……’”(1)借鉴宋绍熙四年癸丑科
萧言卿知道这个题目,他嗯了一声,打断了他,“你是如何破题的?”
五郎微微低下头,故作镇定道:“以古今之道与当世急务破题。盖闻道者适治之路,传万世而无弊者也。仁义礼乐皆具也,纪纲法度,所以维持治具者也。尧、舜之所以为帝,禹、汤、文之所以王者,盖用此道也。余恭惟陛下聪明天纵,并隆五三,不自神圣,谦冲退托,亲屈帝尊,廷策多士,访古今之治道,当世之急务,因时制宜,不以草茅之言为可用也。”
说完偷偷看了眼父亲,见他微微皱起眉头,心里一紧,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握成拳头。
孟椒注意到了,也忍不住看向身侧的男人。
发现面对孩子时,四爷身上多了几分严厉。
萧言卿右手搭在石桌上,轻轻敲着,“策问的是礼乐刑政之要,破题不算准确,但也能说得通,甲下是夫子对你的偏爱。那年的状元是卫昭,我书房里有那篇文章,等会儿叫人给你送过去,这两日好好研读一番。”
五郎松了口气,赶紧应道:“是。”
夫子也是这么说的,说他破题不准,但文章巧妙,算得上佳作。
孟椒见父子俩突然都不说话了,想了想,问了一句,“五郎可用膳了?”
萧寒看了一眼坐在父亲旁边的女子,女人挽着堕马髻,发间只插了两支金簪,穿一身浅蓝色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