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涉足四海,其国虽小,却野心勃勃。若我大明仍沉醉于天朝旧梦……”他未再说下去,但众人皆明其意。
窗外,暮雪纷飞,而厅内炭火愈旺。
天津·大沽口
清晨的海雾尚未散去,三艘悬挂着英格兰圣乔治旗的巨型帆船缓缓驶入港口。船身漆着深蓝与金色纹章,甲板上站着数十名衣着华贵的洋人——他们中有佩戴绶带的贵族,手持星盘的学者,还有怀抱厚重书籍的哲人。码头上,大明水师戒备森严,但为首的英国公爵却面带微笑,向迎接的官员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
“英格兰王国特使,威廉·卡文迪许公爵,奉国王查理二世之命,向大明皇帝陛下递交国书,愿两国永结盟好。”
紫禁城·奉天殿
殿内金碧辉煌,永历皇帝朱慈烺端坐龙椅,秦王关火华立于御阶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英国使团缓步入殿,卡文迪许公爵深深一揖,随后以流利的拉丁文宣读国书(由随行传教士翻译成汉语):
“致伟大而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
英格兰王国敬慕东方文明久矣,愿与大明缔结友好,互通商贸,共研学术,以促进东西方之繁荣……”
卡文迪许公爵微笑道:“我国国王听闻大明火器之精妙,尤其是‘连发迅雷铳’(大明版AK47)与‘镇海巨舰’,愿以重金采购,并派遣工匠学习铸造之术。”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兵部尚书立刻出列反对:“陛下,火器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授外邦?”
秦王关火华却抬手制止,淡淡道:“公爵阁下,火器贸易并非不可,但需有条件——英格兰须开放普利茅斯、伦敦港口,允许大明商船自由通行,并共享泰西航海图。”
英国使团低声商议片刻,卡文迪许点头:“此议可商。”
使团中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上前一步,献上《利维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书籍:“此乃欧陆最新思潮,愿与大明学者共论。”
新学代表王文焕接过书籍,翻阅几页,眼中闪过惊叹:“殿下,此书所述‘社会契约’之理,与荀子‘性恶论’暗合,可助我新学完善政论!”
秦王大笑:“好!既如此,本王准允在南京、广州设立‘泰西学院’,聘英吉利学者讲学,我大明士子亦可赴欧游历!”
永历皇帝朱慈烺一直沉默聆听,此刻终于开口:“秦王所议甚善。着内阁即日拟定条约,务使两国互利。”
退朝后,秦王与英国使团共赴宴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