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看吧,晚安!”石柳回到自己的房间,上高卢的新闻网,看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向应邀到电视台做访谈节目的华国驻高卢大使提出对支援灾区的护士被集体解聘的事怎么看的问题。不由赞叹杜安的效率真高,也对石爷爷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影响力有了新的认识。
大使显然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但他随机应变能力极强,立刻就回答说:首先,我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不便做出评论;其次,如果此事是真的,那要谴责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这是不符合政策,也不符合道德的;最后,华国在抢险救灾方面的作为是有目共睹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华国做的更好。但华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都会接受批评,对于错误坚决予以纠正,绝不会讳疾忌医。
“还行,应付的还不错,至少没有‘我不知道,所以这是诬蔑’的应对方式。”石柳评价,“感觉还不够啊!俗话说‘上眼药’上的还不够足啊!”
石柳想再给上点狠的“眼药”,找来找去,找到了元老院的七元老之一,某副总出席中非首脑峰会。“这不巧了么!我在非洲有人啊!”石柳毫不犹豫的立刻指使在非洲的力士变幻外貌混进记者招待会,当着全世界媒体和摄像机,提出了:“副总先生,您如何评价,你们国家的护士在参与救灾后,却被医院解雇的事情?”
显然这位副总不是驻外大使那种身经百战的外交人员,在突然遭到计划外的提问时,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坐在旁边的翻译人员,一时也不知所措,但他选择了宁可自己犯错,也不能让领导出洋相的策略。对提问的问题,在翻译时进行了扭曲,同时飞快的在纸条上写下了一行字。副总听着翻译的胡言乱语,看着推过来的纸条,一时也不知道该夸这个翻译,还是该骂这个翻译!现场同时精通华语和当地语言的又不是只有你一个翻译,混淆是非岂能搪塞的过去?
果然,翻译刚说完,就有人站起来指出翻译没有把问话正确的翻译成华语,并用虽不标准,但仍然能清楚表达意思的华语复述了一遍问题。
但这个重复翻译的过程也给了副总和他随员足够的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检索。
当另一位翻译,又把问题用惯常的西语重复翻译了一遍后,副总已经打好了腹稿,胸有成竹的进行了回答:虽然我对这件事不了解,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的党,我国的政府始终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资本服务的!不管以什么理由,解雇这批支援灾区救护的医护人员都是不能接受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