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另外的三座宅子中的两座,徐骏则是准备留给方腊,王庆的。等以后俘虏了他们,让他们一起当邻居,看看就觉得有意思。
大华的文臣武将们都尚未获得封爵,原因在于天下仍有许多地方尚未被攻克。徐骏表示,众人的功劳都会被详细记录在功劳簿上,待到天下完全平定之后,再行封爵之事。
对于这一决定,其他人都表示没有异议。毕竟,功劳都清清楚楚地记载在功劳簿上,而且还有许多仗要打,不必急于一时。
然而,有一部分人却显得颇为焦急,比如卞祥。他作为徐骏的元老级人物之一,所立下的功劳却相对较少。在起义之时,他甚至被安排留下来镇守后方,因此在战场上的战绩并不多。
正因为如此,卞祥迫切希望能够抓住剩余的机会,多立下一些功劳。
在官职方面,徐骏采取了一部分保留宋朝旧制,一部分进行改革的策略。他认为不能一味地重文轻武,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军队的改革也是徐骏关注的重点。他考虑是否要按照后世的军衔制,将军队分为元帅、将、校、尉等不同级别。经过深思熟虑,徐骏认为可以采用这种军衔制度,但需要对其进行简化,以适应大华的实际情况。所以暂时先不实施军衔制。
军队编制现在由十人一班设立一班长,三班为一排设立一排长,三排为一都,设立为都长,为从九品,这个位置就有品级了。
五队为一营,设一校尉八品。二到四营为一团,设正副团长,团长又或者叫偏将副团长准将,七品和从七品。。
六到十营为一旅,设正副旅长,为统制,六品。
旅长上面设立师和军,依次是五品和四品。军什么设兵团,不过兵团不常设,战时在设立。
官职减少了一些,也增加了几个官职。
安排完了以后,也该进行了华朝的第一个朝会了。
徐骏说道:“诸位卿家,今后三日一朝,今日可有要奏?”经过了一系列的礼仪和仪式,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徐骏也不想耽搁太久了。
丞相闻焕章跨步而出,他身材高大,面容严肃,向皇帝行礼后,高声奏道:“启奏陛下,如今北方局势已然明朗,除了秦凤路的折可俅之外,其余各路敌军皆已被我军击溃。前些日子,臣已派遣使者前往劝降折可俅,相信不日便会有结果。依臣之见,接下来我军应将战略重点转向南方,发兵淮西,一举拿下荆襄之地。如此一来,我朝便可占据有利地势,进可攻退可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