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廖华的猜测没过多少时辰就得到了验证。
这日的早朝上,吏部尚书沈蔚递了一张奏疏,上头密密麻麻都是李詹的“丰功伟绩。”
“陛下,臣昨日奉命去查言官李詹的履历,不查不知道,一查……咳,吓死个人。此人履历上写的是润兴元年科考入仕的,在御史台无甚功绩,但也无甚疏漏。臣原本以为至此再无可查,不想查李氏朝官的时候发现一人,同样姓李名詹,这人却是天顺十五年封荫入仕的,曾在户部任职,不到半年就贪墨了三千两银子,又为着掩人耳目谋害了两个同僚的性命,因此被革职查办。”
有人唏嘘,有人沉默,有人冥思苦想了一番当年有没有一个叫李詹的人。
官职太小,没想起来。
昨日被呵斥过的蔡华敬不长记性,插嘴:“同名同姓者甚多,沈尚书总不能因为前头有个同名之人犯过错事,就牵连到后头这忠心耿耿的言官吧?”
宋澜冷眸瞥他一眼,蔡华敬缩了缩脖子。
沈蔚又道:“非也,若真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倒不至于拿到朝堂上来说,偏偏蔡大人口中的这两个人,恰恰是一个人。”
是一个人?
那便是说这个叫李詹的早年荫蔽封官,被革职查办以后又通过科举入仕,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众人不信,这事不论从户籍还是从科考上来说都很荒唐,莫不是沈蔚搞混了吧?
孟颜渊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抬手要了沈蔚手里的奏疏过去看,却见那李詹的户籍名录年龄等信息都对得上,竟真的是一个人?
“当年李詹被抄家,事后又判了流放,怎么会改头换面回到盛京?还这样参加了科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