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方面是为了争权夺利,但另一方面更本质的作用是让多余的下层屁民死一死,以方便上层攫取利益和维持统治。
并且为了避免彻底失去阶级流动性提供的社会根本前进动力,其同样默认不同元老候选人之间的物理倾轧,即构建一个只在上层人圈子之中发生的竞争机制。
(最高苏维埃采取的方式是构建信念体计划。)
而同样高度发达的技术,比如“突触凝练机”(借鉴群星设定,通过大量燃烧人口获取各种资源的设备)等,则保证了这种物理倾轧的失败者可以“安享晚年”。
同时,尽管帝国因为这种客观制度已经走向了极度的“种姓化”社会,而变的整体崇尚基因改造。
但依靠大量人口基数产生的智者们,依然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为帝国留下的根本的“保留地自然人制度”与“争贤令”。
这一制度,保证了帝国始终有很多群,被用虚拟技术养在“乌托邦”里的,没有经过任何基因改造,在各种模拟出来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进化的人类族群。
(注:这里包括本章上下文提到的人类均为广义的高智能生物,其具体涉及的本文宇宙创生观设定会在未来解释。)
以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争贤令”的方式选拔出来,作为更新上层人的基因库模版存在。
从而保证实际上已经高度基因设计化的顶层人类,不会因为某一代设计师的“低下水平”而失去“高贵的种族”这一特性。
此外,同样为了体系的可持续性,避免终产者(资本主义极端化概念)对社会生产的破坏,帝国建立了“飞升”制度。
即将权力极大的元老,以及其他占有大量物质资源的帝国高层,在物理世界生活的时间限制在一个标准下。
当达到相应年龄,且没有元老议会多数认可级别的突出贡献的人,只能放弃物理世界肉身,进入为这些人营造的虚拟王国之中。
(相应设定虽然作者已经谋划了好久,但未来可能依然会因为并不完善存在吃书现象,这里提前预警了。)
最后是“立国之战”与“最终镇压计划”
这里是至高雅利安帝国与最高苏维埃真正相反对应的地方。
前者是最高雅利安帝国与现实世界出现历史分歧点的地方,可以理解为该世界最后一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几乎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但却失败的战争。
这是至高雅利安帝国后续众多政治制度出现的起点。
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