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挫败日军渗透部队的多次尝试后,抗日联盟不敢有丝毫懈怠,进一步加强防御部署,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日军重兵集团进攻。此时,双方态势愈发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经过审讯抓获的日军渗透人员,抗日联盟得知了更多关于日军的行动计划细节。日军此次在山区集结的部队,共计两个联队,约 3800 人。其中,第一联队满编 1800 人,配备了 12 门九二式步兵炮、30 挺重机枪以及大量的轻机枪和步枪,还拥有 20 辆轻型装甲车,负责正面主攻任务;第二联队约 2000 人,装备 10 门九二式步兵炮、25 挺重机枪,主要承担侧翼掩护和迂回包抄的职责,同时配合第一联队作战。
而抗日联盟这边,主力作战部队约 2500 人,分为三个团。一团约 800 人,由李团长亲自指挥,是抗日联盟的精锐力量,擅长攻坚和防御作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迫击炮、轻重机枪以及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部分先进武器;二团 900 人,在机动性方面表现出色,主要负责应对日军的迂回包抄和突袭,装备有步枪、手榴弹以及一些简易的反坦克武器;三团人数相对较少,约 800 人,多为新兵经过紧急训练后补充进来的,负责协助一、二团作战,巩固防线以及承担部分后勤支援任务,武器装备以步枪和少量轻机枪为主。此外,根据地还有民兵队伍约 1500 人,他们分布在根据地各处,协助正规军巡逻、侦察以及承担一些简单的防御任务。
为了应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张浩与各部首领精心制定了作战计划。李团长指挥一团坚守根据地正面防线,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抵挡日军第一联队的正面攻击。他将部队分成多个防御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防线,配备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形成交叉火力网。同时,在防线前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如鹿砦、铁丝网等,延缓日军的进攻速度。
二团则在根据地侧翼隐蔽待命。团长王虎带领部队提前勘察了周边地形,选择了几处有利的伏击地点。一旦日军第二联队实施迂回包抄,二团将迅速出击,给予日军侧翼沉重打击。二团还加强了与周边民兵队伍的联系,让民兵负责侦察日军动向,及时向二团传递情报。
三团在根据地内部负责保卫重要设施,如弹药库、指挥中心和医疗站等。团长李强组织三团战士与民兵一起,进一步加固这些设施的防御工事,设置了多层防线和暗哨。同时,安排部分战士随时待命,准备支援一线作战部队。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