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联盟成功击退日军的首轮全面进攻,战场上硝烟尚未散尽,根据地内却已迅速从紧张的战斗状态转入到乘胜谋划的阶段。
张浩清楚这次胜利只是暂时的,日军必然会卷土重来,且攻势可能更加猛烈,必须抓住这短暂的间隙,为下一轮战斗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他立即召集各部首领齐聚作战室,屋内气氛严肃而热烈。
张浩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率先开口:“同志们,这次我们成功抵御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大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日军吃了败仗,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趁此机会,好好谋划下一步行动。”
李团长表情凝重,率先响应:“司令说得对。这次战斗,我们虽然守住了防线,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我们的兵力在应对四面围攻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建议,一方面要尽快补充兵力,在根据地内进一步动员青壮年参军,另一方面,加强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训练,提高整体战斗力。”
陆星辰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武器装备方面,我们虽然有一些新型武器发挥了作用,但在持续的高强度战斗中,武器的损耗和故障问题较为突出。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武器维护体系,培养更多专业的维修人员。同时,加大研发力度,研制更具威力、更可靠的武器,比如可以针对日军坦克,研发一种更轻便、更高效的反坦克武器。”
王营长紧接着发言:“情报工作依旧是重中之重。这次能成功突袭日军弹药库,情报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日军对我们的情报网络破坏行动从未停止。我们要继续完善情报网络,增加情报人员的数量,提高情报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另外,加强对日军情报的分析,不仅要掌握他们的军事行动,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战略意图和后续计划。”
后勤负责人也忧心忡忡地说道:“经过这场大战,物资消耗巨大。粮食、药品、弹药等物资都需要尽快补充。我们要加大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尽可能多地储备物资。同时,在根据地内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前线作战和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
经过深入讨论,众人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计划。在兵力补充方面,根据地内张贴了征兵告示,宣传参军的意义和保家卫国的责任。青年们纷纷响应,踊跃报名参军。部队随即展开了新兵训练工作,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教官,对新兵进行军事技能和战斗意识的培训。
武器装备方面,陆星辰组织技术人员和工匠,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