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联盟乘胜追击的行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前期埋下的隐患逐渐凸显,给整个抗战局势带来了新的危机。
追击部队深入日军占领区后,陷入了日军精心布置的重重陷阱。
日军察觉到抗日联盟的追击意图,故意示弱,引诱追击部队深入。
当李团长带领的追击部队进入一片山谷时,突然枪声大作,日军从山谷两侧的制高点疯狂扫射,同时,后方也有日军部队包抄过来,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不好,我们中计了!”李团长迅速判断出局势的严峻,他大声喊道:“各小队注意,寻找掩体,组织反击!”战士们迅速行动,利用山谷中的巨石和树木作为掩护,与日军展开激烈交火。
但日军占据有利地形,火力凶猛,追击部队伤亡不断增加。
在这危急时刻,李团长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他发现山谷的一侧有一条狭窄的溪流,溪流两侧是陡峭的崖壁,日军的火力覆盖相对薄弱。
“二小队跟我来,从溪流方向突围!”李团长带领二小队,在其他小队的火力掩护下,沿着溪流艰难地向日军防线发起冲锋。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他们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成功突围。但此次遭遇战,追击部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根据地的后勤补给问题愈发严重。连续的战斗使得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等物资消耗巨大,而根据地自身的生产能力有限,周边的资源也因长期战乱变得匮乏。
负责后勤的同志四处奔走,想尽办法筹集物资,但依旧难以满足前线的需求。战士们面临着武器弹药不足、受伤后缺乏药品治疗的困境,这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长时间的战争压力和疲劳,使得部分战士和百姓的心理出现了波动。一些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了畏难情绪,训练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主动;部分百姓也开始对战争的胜利产生怀疑,出现了恐慌和逃避的想法。这种消极情绪如同一股暗流,在根据地内悄然蔓延,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严重影响抗日联盟的团结和战斗力。
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张浩紧急召集各部首领再次召开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同志们,目前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追击部队受挫、后勤补给不足以及士气问题,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但我们不能退缩,必须想办法解决。”张浩神情严肃地说道。
李团长自责地说:“这次追击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