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张浩将下一个目标锁定为位于交通要道的重镇——临江。
临江不仅地理位置关键,是连接多个地区的枢纽。
而且资源丰富,对进一步壮大根据地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日军知道临江的重要性,在这里部署了重兵。
由经验丰富的山本少将亲自指挥,防御体系严密且完善。
张浩明白此次作战难度极大,但他毫不退缩。
在萧长风等军事人才的协助下,他制定了一个全方位的作战计划。
首先,派遣大量侦察兵和情报人员,对临江周边的地形、日军兵力部署、防御工事等进行详细侦查,绘制出精确的作战地图。
同时,利用系统兑换的先进干扰设备,对日军的通讯网络进行干扰和监听,掌握日军的指挥调度和行动计划。
在充分准备之后,战斗正式打响。
张浩先命令炮兵部队对临江城的外围防御工事进行猛烈炮击。
一时间,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日军的防御工事在炮火的洗礼下纷纷崩塌。
随后,装甲车开道,步兵紧随其后,发起了全面冲锋。
然而,日军的抵抗异常顽强,他们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大的火力,给张浩的部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关键时刻,张浩果断下令启用多管火箭炮。
随着一声声巨响,无数火箭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
准确地落在日军阵地上,瞬间将日军的防线撕开了一道道缺口。
部队趁着混乱,迅速突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近身肉搏。
经过一番苦战,张浩的部队终于突破了日军的防线,攻入临江城。
在城内,战斗依然激烈。
日军负隅顽抗,利用建筑物进行节节抵抗。
张浩的部队充分发挥灵活多变的战术,与日军展开巷战。
特种作战部队则深入敌后,对日军的指挥中心和重要据点进行突袭。
在激烈的战斗中,张浩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最前线,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张浩的部队终于成功占领临江,山本少将在战斗中被击毙。
占领临江后,张浩立即展开了对城市的治理和建设。
他组织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同时加强对城市的防御,以防日军的反扑。
在经济上,他利用临江的交通优势,大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