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桐油要十六块大洋,今天四百八十斤桐籽最少能获得十块大洋,预计林子里还能捡到一千斤,总共能卖得三十多块大洋,二百多斤桐籽饼,剩下的桐籽壳烧成灰也是最好的钾肥呢。
\n
李万全和李万祥商量好,等桐油卖完了就将这些钱和东西一家一半分了。
\n
李青林已经吃饱了,坐在一边听两个家主在算账。听他们说得这么热闹,说到最后谈到分钱分物就算完了,就问了一句:“这么多钱准备怎么花?”
\n
李万祥一愣,笑道:“分了桐籽饼就做肥料,下到地里做底肥特别好,粮食就会大丰收,家里有了粮食明年大家就不会饿肚子啊;分了大洋就存起来,需要急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啊!”
\n
前世受过现代教育、经历过商品社会、做过企业业务员的李青林很不以为然,他说:“桐籽饼做饼肥我没意见,可是大洋都放在家里我觉得不划算。三十块大洋放一百年还是三十块,不会变成三十一块,难道不能用别的方法让这三十块大洋变成四十块、五十块?比如说拿出去投资。”
\n
“啥叫投资?”李万祥听不明白。
\n
李青林心里一惊,这又是个破绽,还好他们觉得这个“投资”很神秘,没有怀疑。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还是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话说给他们听,等他们明白了用钱来挣钱的道理,他们才会信服。
\n
李青林说:“比如说,花两块大洋买了一百斤饼肥下到地里,明年粮食增产五百斤,而这五百斤粮食能卖三块大洋,这两块大洋不就变成三块了?再比如给熟人铺子里入股十块大洋,年底分红两块大洋,这不就是十块大洋变成十二块大洋了?”
\n
多下肥料多打粮食这个道理李万全和李万祥不用说都懂得,把自家的钱放到别人的铺子里,这种事情打死他们也不会做。
\n
李万全问:“青林的意思是不是都买饼肥?”
\n
李万祥也点头道:“还是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