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是怡王。
瑞王停步转身,拱手道:“原来王叔也没走。”
怡王快走了两步,“是啊,陛下毒发,朝廷振荡,人心不稳,国库空虚,是战是和举棋难下,千头万绪,心烦意乱,便坐得久了些。”
二人肩并肩,边走边聊。
怡王背着手,“贤侄啊,眼下,西北事物是重中之重,你我叔侄总要去上一个,你去还是我去!”
瑞王心里一跳。
他想过这个问题,但始终做不了决定。
按道理,他年轻,这一趟应该他走,届时纪霈之一死,他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接管龙虎军。
但这样一来,朝廷就空虚了,一旦怡王或其他兄弟有了心思,直接登基,他便被动了。
如果他不去,怡王去西北,也有两种可能,或者怡王生出反意,或者唐乐筠拿捏怡王,拥兵自立,届时他即便登了基,也坐不稳这个江山。
怡王见他沉默着,不禁了然一笑:“哈哈,陛下信任贤侄,王叔也是一样,无论贤侄怎样决定王叔都支持。”
他是条老狐狸。
这话看似真诚,实则一语双关——首先点明瑞王能活到现在,并主持朝政是纪霈之信任他;其次隐晦地表明他的态度,如果纪霈之死了,他不反对瑞王坐上那把椅子。
瑞王听懂了,心里安稳不少,但这是大事,不能仓促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