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本来是一件好事,却被下头的人执行成这般,我就想回去狠狠骂那一班人去。”
徽音看了他一眼:“你的那些事儿我并不是特别懂,但我总觉得你不能亲自下场,若是想别人干的好,必定要找干吏,你来平衡众人才行,你一旦下场,岂不是露馅儿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很急。你看我有时候知道我大嫂和弟妹不和,我却不去分说,反而是让她们都要看我的眼色。”
她每次劝他时,并不是真的指导他怎么做,只是以小见大。
李澄想起妻子对她的嫂子和弟妹似乎很少去评说她们,然而这俩却都想讨她的欢喜。
而他想的是自己打小这片江山,这些人焉敢说不,虽然有平衡之策,但总觉得不该去算计人心,让人家灰心。
可想徽音行事,并未薄待亲戚们,又充分了解她们这些人的小九九,反而让郑家和裴家都忠君奉上,也没什么不好。
人长大了,觉得赤诚以待别人是最好的,殊不知大家都不痛快。
行军打仗,无条件相信对方是好事,但若不是行军打仗,人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滋生许多私欲。
这些私欲若是忠君倒好,若是被别人收买就不好了。
“徽音,对不住,我想先回去了。”李澄道。
徽音能够理解,并不分辨,只是对两个儿子道:“你们快些吃,吃了咱们回去。”
大家来的时候是欢天喜地的,但是回去的时候却都是心事重重的。
璟儿从来没想到原来吃咸菜的人家都算是条件好的了,因为盐很贵,甚至住的起茅草屋的都是略有家俬的。他以为的农家便是陶渊明诗中读到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鸡鸭鱼肉都充足,只不过吃穿比不得大户人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