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笏,列于左右,殿中气氛庄严而肃穆。
\n
贾珩开口道:“诸卿,干德元年,新朝新气象,诸卿在此,先议一议朝中诸项人事。”
\n
自李瓒和许庐被斩之后,朝廷一下子出了许多空缺儿。
\n
内阁阁臣缺一位,都察院御史,此外就是两位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n
前不久,大理寺卿王恕又以年迈为由,向朝廷上疏辞官。
\n
这位大理寺卿无疑是受了监斩首辅的刺激,或者说,本身就已经颇为年迈苍苍,自崇平十四年执掌大理寺,已有八年。
\n
刑部方面同样缺着堂官儿,可由刑部左侍郎邓震接任,而刑部右侍郎转任刑部左侍郎。
\n
齐昆手持象牙玉笏,拱手道:“辅政王,如今内阁枢务日繁,阁臣尚缺一位,亟需补进。”
\n
贾珩道:“内阁事务,几位阁臣尚可处置吧?”
\n
其实,阁臣不一定齐员,四位阁臣倒也没有什么不妥,另外一位可以作为拉拢天下督抚的筹码。
\n
齐昆闻言,面色一滞,有些把握不住上首那位藩王的心态。
\n
赵翼默然片刻,拱手道:“内阁之内,阁部事务虽然繁多,但阁部之内尚有余力,倒也不需阁员入阁。”
\n
贾珩面色一肃,又继续说道:“兵部尚书已由军机大臣施杰担任,另加北静王水溶为兵部尚书衔,此外改封辽国公为一等英国公,授兵部尚书衔,择日班师。”
\n
此前,谢再义是三等辽国公,但这次平定四川叛乱,显然是要晋爵的,直接擢至一等国公,而先前楚王故意恶心贾珩的辽国公封号,也被改封为英国公。
\n
齐昆拱手应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