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故而,并没有引起贾珩的注意。
\n
而就在这时,一个面容儒雅的内阁中年小吏,一下子进入殿中,向着齐昆行了一礼,说道:“阁老,卫王来了。”
\n
说话之间,但见一袭黑红凤凰刺绣缎面的蟒服,身形挺拔一如苍松的贾珩从外间快步而来。
\n
齐昆连忙从一张漆木条案之后起得身来,抬眸看向那蟒服青年,拱手说道:“下官见过辅政王。”
\n
贾珩伸出双手虚扶起齐昆的胳膊,面庞满是和善之气,笑道:“元辅无需多礼。”
\n
这会儿,林如海与赵翼、柳政两人也过来见礼,一时间,气氛颇为融洽。
\n
贾珩说话之间,落座下来,接过内阁小吏递送而来的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抬眸看向齐昆,道:“元辅,临近过年,诸省的秋粮税赋都征收完毕了吧。”
\n
齐昆道:“除四川、山西两地之外,秋粮税赋已经颗粒归仓,比去年又增加了两成。”
\n
贾珩点了点头,赞许道:“如此倒也好,今年朝廷在巴蜀用兵,又因山西地震而赈济灾民,拨付了二百万石粮秣,国库糜费耗费不少,如今诸省赋税补充至国库,正解燃眉之急。”
\n
齐昆道:“卫王,国库这两年尚有不少结余,倒也没有太多问题。”
\n
贾珩道:“等过了年,年号改元,朝廷厉行新政,各处需要钱粮的不少。”
\n
因为甄晴的儿子并未坚持过建兴元年,严格意义上甚至都不能算是皇帝,而明年的年号仍然定为乾德。
\n
“新政?”齐昆眉头皱了皱,问道:“新政这些年,不是已经在推行全国。”
\n
贾珩道:“崇平新政卓有成效,但这只是国富民强的开始,欲谋文治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