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这个中药标准啊!”
“本质上,还是还原论和整体观的理念冲突!”
“还原论,无非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检测有效成分。”
“可整体观,也是中医药的核心所在。”
“我在想一件事儿……”
“既然如此!”
“我们不如直接建立两套体系比较合适。”
听见季友年的话,一旁的陈路却也感觉到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
他突然说道:
“要不……”
“我突然有个主意!”
“这一次,一带一路,无非是想要建立现行的新标准!”
“可以直接适用于临床体系和医疗和科研领域。”
“可是,大家都知道,现行标准的确是方便接入国际轨道!
虽能保障基本质量,建立独属于我们国家的中药标准。
也能革新世界的标准!
可是,却很难真正意义上的对中药进行剖析。
更难以全面的诠释中药。
而且,这才是中医的精髓,那就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信号”的疗效机制!
既然如此的话……
倒不如我们建设两套体系!
一套是现行的体系,一套是升级的体系。
现行体系主要是维护现有的手段,尽快让标准进入临床和实践中去。
这一套体系,完全可以适用于现代社会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环境。
同时呢,我们慢慢来第二套体系,属于未来版本。
这套版本,对国内高精尖和临床领域使用!
我们不再局限于某些药物使用多少克。
而是,建立一种新的评判标准。
这一套标准,属于更高层次的建设。
而且,通过对第二套体系的研究,逐渐在未来掌握技术升级,同时更新第一套体系。
让两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保留我们流传和完善几千年的中医中药的精髓和智慧的同时,还能构建出来更符合科学理论和说服力的现代科学语言体系。
只有如此!
我们的中药,才能真正意义上打破标准的桎梏!
说实话,我感觉越是研究,越觉得这个标准非但不是好事儿,而且是坏事儿。
桎梏了我们的发展!
所以,我们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