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理解,长传准度、中传准度和短传准度,这是站桩传球的能力,而剩下的技术却是保证四分卫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准度的能力。如果就连传球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么传球准度是一百分,那也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但现实就是,除了跑动传球的分数是六十分,刚刚及格,其他数据全部都是一片赤红色,即使陆恪想要加点,也有点无从入手的尴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成为棕熊队的四分卫替补之前,其实陆恪没有意识到脚步和跑动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单单看各个基础项目,陆恪的跑动、敏捷、耐力等数据都不俗,在高中打球时,仅仅依靠着这些素质,然后利用脑袋进行判断和解读,他就可以提前跑出空档,完成传球。
但跻身替补之后,陆恪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对抗以及带球跑动的转换效率着实太低了,在对抗越来越激烈、战术也渐渐复杂的大学赛场里,能力的短板也就越来越明显。回想一下,他在大一的试训时,表现那么糟糕透顶,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前陆恪都没有醒悟过来这一点,所以得到系统之后,他的加点集中在了长传准度和短传准度之上,现在看来,不能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他的确拥有更加合理、更加完美的加点方式。幸运的是,进入替补队之后,训练开始变得系统起来,而陆恪是一个聪明人,这是他最大的财富,于是加点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九个基础点数,陆恪没有任何迟疑地完成了加点,三点加在了短传准度上,剩余六点全部都加在了跑动传球上。如此一来,中传准度就变成了七十分,而跑动传球则变成了六十六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