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二,还能联系上吗?”
王慧珍想起之前阮青瑜提过的事。
“这我真不知道,那我这几日多写一些策论,等伤好了过去拜访,要是有幸能得指点,也算是幸事。”
“嗯,二爷就该如此,成不成先写了,就当练笔,以后碰见了,这心中也有数。”
“你帮我参考参考,这回还能从那方面出题。”
“好呀。”
看着往年试题,想着出几个方向,今年主考官换了,换成天子的兄弟荣王,荣王人不拘小节,是个爱游山玩水的,这回被叫回来,也真猜不准风格。
数着日子家里应该收到信了,至于后送的还要等一些时候只希望人别担心。
养了七天阮青瑜的伤全结痂了,现在就是有些痒,不过涂了郎中开的药膏,也算好,走动完全没问题,就想着去拜访一下之前见过的学者。
这学者姓朱,号敏逸,是个探花郎,只是于政务上有些缺心眼,当官的时候跟上峰也有些合不来,三十五岁辞官,一路游山玩水回京,开了学堂,收些有才华的学生,也算是把名声打出来了。
这些年也不时的指点外来学子,当然这也是有缘由的,家里开的学堂贫寒子弟多,那这学费书本笔墨费老先生多有资助,这时间长了家里自是不愿意,就有人指了路,指点一二科考的举子,得些孝敬,这举子挑选过的,多数都嗯那个考上,那名声传出去,身价贵了,人也不用 教多长时间,算不得师徒,大家都满意。
“礼物我已经备好了,这是五百两银票,你拿着。”
王慧珍想了想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自己还是掏了银子出来,现在最重要的是阮青瑜考上,考上以后在想办法挣回来。
阮青瑜接过银票,说了一句:“以后必给夫人补齐嫁妆,挣个诰命。”
“都是一家人,盼着二爷好,我才好。”
阮青瑜出门,王慧珍记了一笔账,然后想了想这几个月的开销。
之前阮青瑜给的钱前后也不算用完了,用于家用还是够的,就是这五百两算是单独拿出来的,算是投资了。
王慧珍叫来枣儿黄芩打算出去逛逛,主要是坐吃山空心里不安稳,但是碍于在京呆的时间不长,所以一直没有动作,但是要拖到明年的话,还是要想想法子,少赚点,挣个生活费也是好的。
而且每日只打理家里这一亩三分地,难免无聊了些。
沿街过去,每次王慧珍都觉得,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