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热腾腾的米粥盛进粗陶碗,递到难民手中,不少人捧着碗,泪水夺眶而出,跪在地上不住磕头。
短短时日,梁山人马竟增加了数百人。这些新加入的兄弟,被编入战兵营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王伦将其中身强力壮者交由卞祥负责训练。每天天不亮,演武场上便响起阵阵喊杀声。卞祥手持长枪,亲自示范:"持枪要稳,出枪要快!咱们手中的兵器,就是以后吃饭的家伙,更是替天行道的依仗!"新兵们咬紧牙关,哪怕手被兵器磨出血泡,也咬牙坚持。有人在训练间隙,偷偷擦拭着眼泪——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吃饱饭,还能有尊严地活着,为自己而战。
与此同时,王伦叫来宋万:"流民之中卧虎藏龙,你去寻些能写剧本、会唱戏的人,再把铁匠等手艺人也一并找来。咱们梁山不能只有打打杀杀,也要有些乐子,更要打造出称手的兵器。"
宋万领命而去,不出几日,便带着一群人来见王伦。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杜,曾是河北的戏班班主。杜先生衣衫破旧,却难掩身上的文人气质,他作揖道:"小人本在勾栏瓦肆讨生活,李彦那贼子在河北胡作非为,强征赋税,又逢辽兵劫掠,戏班散了,不得已才逃到此处。若寨主不弃,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王伦大喜:"杜先生来得正好!我要你编写几出戏,就写童贯之侄强抢民女、无恶不作;再写我与李助兄弟夜杀童衙内;还有卞祥兄弟被地主恶霸欺压,家破人亡,以及恶霸和知府勾结卖国资敌的故事。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梁山好汉为何被逼上梁山的!要写得逼真,写得让人心痛,更要写得让人热血沸腾!"
杜先生连连点头:"寨主放心,小人定当竭尽全力!"领命后,他带着手下日夜赶工。搜集梁山好汉们的故事,深入挖掘每个人背后的血泪与仇恨。在昏暗的油灯下,杜先生咬着笔头,反复琢磨台词,常常熬到天亮。
而在兵器坊里,十几个铁匠正围着熔炉忙碌。炉火熊熊燃烧,火星四溅,照亮了他们黝黑的脸庞和布满老茧的双手。王伦站在一旁指导:"把生铁和熟铁叠起来锻,反复折叠,再加入些木炭试试。我曾听闻有种大马士革钢,锋利无比,咱们虽一时造不出来,但总要试试改良之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铁匠陈阿七擦了把脸上的汗水,疑惑道:"寨主,这般反复锻打,费时费力,真能成?"王伦目光坚定:"不试,怎知不行?就算不成,咱们也能找出更好的法子。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