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初步沟通了价值十万港币的意向订单,用彭运良的话来说,是先买一批,运到港岛、日本看看情况。
第二天,王言等人和彭运良一伙,去找了秦省代表报备,签了初步的合同,并给林县拍了电报回去,说有港商要去考察。
有了彭运良,王言等人的任务就已经是完成了,毕竟彭运良合同都签了么。
不过距离广交会一次半个月,王言等人才来了没几天,又不急着走。于是王言又晃悠了几天,找到了一个日本人。王言做的家具好看么,花样也多,小日本喜欢这个,轻奢原木风么。
彭运良的关系在东京,这个小鬼子却是来自大阪,两人没有什么冲突,于是王言也就跟这个小鬼子确定了合作意向,到时候一道跟着到林县实地考察一番。
这个小鬼子比彭运良的胆子大一些,换算过来,初步定了十五万的家具。不过他对家具的要求也比彭运良更高许多。
家具涉及到的方面还是很多的,光是一个木料,就分出了各种层次,再有不同的形制、工艺,又区分了层次出来。
简单的说,小鬼子要的是高端货,彭运良要的则是中低端,不过彭运良倒是给自己定了一套好家具,让王言亲自给他打出来……
除了这两家大宗采购的以外,王言还充分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卖给了参会者高端家具。都是约了时间,后续会逐渐随着运送货物的船给他们送过去。
不能说成绩多么突出,但总也还是卖出去二百多套的。对这些人王言开价可就贵了,一套下来要几千块。
毕竟是单卖的,还有一些定制,价格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散卖的就比较干脆了,都是拿着外汇跟王言先钱后货。王言之后则是跟他们合作的国内的合作商联系,想办法把货送走。
广交会不是一杆子买卖,会上成交的各种订单都是有周期的,有的甚至可能一直做好几年。再者说以后也还是会办广交会,家具总是能送走的。所以交货问题,是无虞的。
这一波算是圆满成功了,赚到了外汇,拓宽了销路,而且要比卖给乡亲们赚的更多很多,对于小小的白店大队的家具厂来说,赚这一单吃三年。
而对于公社来说,注定是又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家具厂学徒做工,给他们公分,很是带动了社里的发展。
只要人都不闲着,都有事情干,那么大家就都能活的好。
尤其对于贫困的和川公社来说,原本一家人种几亩薄田,现在走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