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大队也一样做事,发展的大了,用的人肯定更多,早晚的事儿。”
“是这个道理,那我也就不强求咧。你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能解决的,社里帮忙想想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真有。”
王言说道,“我们现在生产家具的地方太小了,之前我画了图纸,请县里的机械厂做了出来,他们……”
“这个事情我知道,去县里开会的时候就说咧,你这个工具设计的好哇,机械厂的业务员跑出去卖了不少,够机械厂吃两年的。”
“有了工具,生产效率高了不少。我们订单有上万件,处理过的木材都没地方放了,大队又没电,这边也处理不了。我想着弄个厂子,把我们的学徒工全都弄过去,生产速度能快不少。”
张书记想了想,说道:“还在县里?社里不行吗?”
“行啊,地方够大,电能供得上,学徒工们有地方吃住就行。社里到县里就十里地,路也好走,到时候在社里生产了成品,运到哪儿都方便。”
张书记高兴了:“我以为你非得往县里奔呢,在社里好哇,你们大队的年轻人都学木匠了,正好到了社里,我们在给下边的各个大队都摊派一些名额,让他们跟你们一起干,你说呢?”
“我觉得刘汉文同志是个思想觉悟过硬,勤勤恳恳为民的好干部,应该到更合适的位置,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你小子。”张书记好笑的摇头,拍着王言的肩膀,“你是个灵醒的,事情看得透,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好局面是白店大队打出来的,到了社里关系乱,事情多,那么在领导层中,当然要有白店村的人能说的上话。毫无疑问,刘汉文就是最好的人选。
“还有别的事儿吗?”
“有啊。”
“你是真不客气啊,说吧。”
王言说道:“叔,你是知道的,我以前做家具那可都是能出口的。虽然咱们现在的材料不好,手艺不高,但总也是批量的生产制造,样式也新颖,我觉得咱们可以往外面走一走。”
“怎么个走法?现在县里的订单你们都做不完,还要往哪儿走?”
“订单做不完是因为人少,要是在社里开了厂子,各个大队都来了人,学上三五个月都能干活,到时候生产就快了。
可那个时候县里该买的、该换的都完事儿了,也就是做一些小单子而已,再想有现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