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在杨婉因的角度看来,杨佩宁能在此时说出这些话来,也不奇怪。
她本就是个蠢笨的庶女。
上不得台面。
若非母亲给了她一个嫡女的身份,她哪有这么好的福气?
这么想着,杨婉因对杨佩宁的不屑更上一层楼。
话不投机半句多,杨婉因懒得再与她多舌,转身回去想对策去了。
槐序给自家主子端来热饮,“这二姑娘说话也太气人了些,娘娘您都不生气。”
杨佩宁喝了一口,又继续看书。
“没必要。”
“我与她所处境遇不同,所想也不同,争个高低做什么?与其白费那工夫,倒不如多看会子书。”
好不容易有光明正大看书册的机会,她必定要抓住的。
说话间,芙娘轻脚入殿。
“娘娘,遵照您的吩咐,菊花糕已经送去紫宸殿了。”
“陛下用了吗?”
芙娘颔首,露出笑容,“陛下说今晚来倚华宫用晚膳。”
杨佩宁正好看到有趣之处,勾唇一笑。
“那就好。取我的琴来。”
扶桑侍立在一旁,微笑询问:“娘娘终于要出手留住陛下了吗?”
“新学读书,我需要个夫子。”
倚华宫人都是伶俐能干的,却都是贫苦出身,不读史册。
她作为嫔妃,倒是可以从宫外请女夫子来教学。
可这个时代,女子教学无非是女德女戒和诗经之流。
她不喜欢。
最好的选择,便是赵端。
抛开别的不谈,他的文采,在先帝朝众多年少成名的皇子中,都是出类拔萃的。
*
秋来万花凋谢,菊花却开遍了皇宫的各处角落。
这些日子崇庆帝走到哪里都能瞧见盛放的秋菊。
每每一看到,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一个人来。
正巧这日倚华宫送来了一碟子菊花糕。
在众多嫔妃送来的珍惜菜肴或糕点中一点都不突出,可他唯独却只挑了这一个吃。
连杨婉因差人送来的鸽子炖血燕都没动。
杨佩宁在菊花糕上是花了心思的。
崇庆帝这样挑剔的人吃了后,也赞不绝口。
批完折子后,便比通知的时辰更早地来了倚华宫,也没叫人提前通传。
却没见倚华宫的主人来接,他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