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得知情况后,也没多说什么。他觉得王诚刚到厂里,需要时间去整顿一下自己的生活,这也是正常的。于是,很快就批了条子。
王诚拿着批好的条子,笑呵呵地递给孙秘书一支烟,两人便来到走廊尽头,吞云吐雾起来。孙秘书现在对王诚那是打心眼里欣赏,觉得他不仅能力出众,而且说话又好听。
王诚出了轧钢厂,站在街头,一时间有些懵圈。这个时代的北京,和他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原身没来过北京,而他后世所见到的北京,早已是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繁华无比。可眼前的北京,街道略显狭窄,建筑大多古朴陈旧,透着一股浓浓的年代感。
“同志,你知道……”王诚一路上四处打听,由于他的口音有些奇特,一会儿带着东北味儿,一会儿又夹杂着湖南口音,要不是他穿着一身军装,估计群众都得把他当成特务了。
“小伙子你是湖南人吧!”一位路过的老大爷好奇地问道。
“怎么可能,我是东北的,长春的。怎么可能是弗南,呸!湖南人。”王诚有些无奈地解释道。他自己也很苦恼,因为他本是湖南人,穿越到了这个来自长春的身体里,这口音就不自觉地变成了湖南和东北的混合口音。
“这口音,不就是我们领袖那口音吗?”老大爷挠了挠头,一脸纳闷地说道。
王诚左打听右打听,终于找到了百货商店。一走进商店,他就看到墙上写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标语,其中一条“不能无故殴打顾客”,让他不禁眼皮子直跳。他在心里暗自感叹:“果然这就是时代特色啊。”
“同志,我要一辆自行车。”王诚担心营业员对他态度不好,便直接从包里,也就是从空间里,掏出一把票据和大黑拾。
营业员原本正悠闲地嗑着瓜子,一抬头,看到王诚掏出的票和钱,顿时眼睛一亮,瓜子也不嗑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说道:“自行车暂时只有永久牌,170元,车配件,打气筒,金属筐要吗?要的话一共175元。”
“可以!”王诚说着,便数了十八张大黑拾,又拿出一张自行车票递给了营业员。
“票的来历有吗?”营业员谨慎地问道。
“部队给的,这是凭据。”王诚说着,拿出了部队给他自行车票的凭据。
“好的!稍等,这是找你的钱。”营业员仔细检查了票据,确认没有问题后,便走进了后面的仓库。没过多久,就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出来了,那自行车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看起来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