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一个小布袋:"拿着,山神爷跟前撒一把。"
袋子里是炒熟的黄豆和玉米,猎人们进山前的规矩,算是给山神的"买路钱"。
白顶子在草北屯西北方向,要翻过两道山梁。
有了滑雪板,原本两小时的路程,四十分钟就到了。山坡上满是挺拔的红松,树冠上还挂着零星的松塔。
"看着点树根。"曹大林提醒二愣,"紫貂爱顺着倒木走,咱们的夹子就下在那附近。"
两人在林子里慢慢滑行,寻找合适的下夹点。曹大林仔细观察雪地上的痕迹——小爪印、粪便、啃食松子的残渣,这些都是紫貂活动的迹象。
"这儿!"他停在一棵倒木旁,指着树根处几个小脚印,"新鲜的,昨晚刚来过。"
曹大林小心地布置起夹子。先在雪里挖个浅坑,放好夹子,再用细树枝搭个"小门",只留一个入口。最后在夹子后面放上诱饵,撒上几粒松子做伪装。
"为啥要搭小门?"二愣好奇地问。
"紫貂机警,直愣愣的夹子它不碰。"曹大林边忙活边解释,"弄个小通道,它以为是自己挖的洞,就敢钻了。"
八个夹子分散布置在约莫一里地的范围内,每个都做了隐蔽标记。曹大林特意选了几处紫貂必经的"貂道"——倒木下、岩缝边、树根空隙,这些都是上辈子摸索出来的经验。
忙活完已是下午,太阳西斜,林子里渐渐暗下来。曹大林搓了搓冻僵的手:"走,明天再来看看。"
回程比来时轻松许多,两人顺着山坡一路滑行,风在耳边呼呼作响。
刘二愣子乐得像个孩子,时不时发出"嗷嗷"的叫声。
"大林哥,这比走路得劲多了!"二愣兴奋地喊。
曹大林笑了笑,没说话。上辈子他瘸了以后,多少次梦见自己在雪地上自由奔跑。现在能带着好兄弟一起滑雪打猎,这种幸福感,外人很难体会。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李桂芝煮了一锅酸菜粉条,热气腾腾的。小妹迫不及待地问:"哥,下好夹子了?"
"嗯,明天去看看。"曹大林脱下湿透的棉鞋,把脚凑到炕沿边烤,"要是运气好,一只紫貂得皮,最少也能卖三十元呢。"
曹德海抽着旱烟袋,眉头微皱:"这玩意儿不是谁都能抓着,你咋这么有把握?"
"前些年跟人学过。"曹大林随口编了个理由,"白顶子的紫貂有个习性,爱走固定路线。"
夜里,曹大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