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地方只能拍这种东西,那种什么崇尚自由啊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关注啊,而且还不容易通过审核。”
\n
杨兰说:“我知道,我想拍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n
刘子遥说:“比如说?”
\n
杨兰说:“比如说励志的片子。”
\n
导演陶太郎的意思是现在励志片真没市场,虽说这种片子很容易通过审核,但这东西没人看,挣不到钱,也没人信。在眼前这个利益熏心、到处拼爹的年代,没什么人会信那些白手起家的故事,没什么人相信什么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能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商业王国之类的故事。
\n
陶太郎的意思是拍点反思社会的片子,这种片子容易在国外获奖,只要片子一旦获奖,导演也跟着声名大燥。
\n
反思社会的片子虽说意义非凡,远比励志的片子来的有意义,但这种片子一般更难通过审核,社会有什么好反思的对吧?电视上不经常说我们取得这样那样的成就,连续几乎三十年gdp是两位数增长,这么厉害有什么好反思。如果随便反思,小心片子通不过审核,浪费人力物力。
\n
陶太郎是有自己的算盘,拍那种励志片肯定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拍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没人看,看不到票房,最主要拍再多那种片子自己也没有名气,他有几个同行便是最好的例子,拍了十来年励志片,穷得到处拉赞助,他认为这绝对是导演界的污辱。而反思社会的片子虽说可能也没市场,但在国际上能获奖,在国际上一旦赢得名气,这可远比国内那些坑蒙拐骗的导演强的多。
\n
但杨兰暂时没有进军国际电影市场的打算,她不想通不过审核,也不想拿钱只为陶太郎赢得名气地位。
\n
陶太郎说:“那拍一部喜剧片吧。”
\n
杨兰说:“你有体裁吗?”
\n
陶太郎说:“翻拍精武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