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将李倚的军令和檄文抄送长安,呈报杨公!请杨公务必在朝堂上向圣上施压!
痛陈李倚假公济私、借机吞并神策军外镇、图谋不轨之罪!只要圣上下旨申斥,甚至收回李倚的部分权柄,咱们就有转圜余地!”
“光靠杨公在朝堂施压恐怕还不够快!”王大敏咬着牙,补充道,“李倚这厮动作太快!我们必须双管齐下!” 他看向常彦滨,“常都将,你我二人,即刻点选最精锐的亲兵卫队,亲自…去一趟凤翔节度使府!”
“什么?去凤翔?那不是自投罗网?”张琰吓得声音都变了调。
“是自投罗网,也是…以退为进!”王大敏眼中闪烁着狡黠而无奈的光芒,“我们打着‘奉令听候点验部署防务、共商剿匪大计’的旗号去!
姿态放低点!李倚不是要名分吗?我们就给他名分!他不是要剿匪吗?我们就跟他汇报‘匪情’!把水搅浑!拖!”
常彦滨瞬间明白了:“不错!我们亲自去,他李倚碍于朝廷体面,明面上绝不敢动我们!只要拖住他,拖到杨公在长安发力!拖到朝廷的旨意下来!
我们就有救了!而且我们不在镇上,他李倚若敢强行派兵接管,那便是趁主官不在、欺凌神策军,这名声…他也得掂量掂量!”
这是绝境中能想到的唯一喘息之策:一面寄希望于杨复恭在长安的权势翻盘,一面用自身为质,去凤翔府上演一出“恭顺汇报”的戏码,拖延时间,混淆视听。
“好!就这么办!” 刘弘和张琰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两位将军速去!务必小心!镇上的事…我们两个监军,定会稳住局面,等将军和杨公的好消息!”
他们心中却打定主意,一旦风头不对,立刻收拾细软跑路。
翌日,扶风、麟游两镇城门洞开。王大敏、常彦滨各自带着百余最心腹、最剽悍的亲兵卫队,打起“奉副元帅令,赴凤翔府汇报军情”的旗号,心事重重却又强作镇定地踏上了通往凤翔城的路。
他们寄望于自己的“恭顺”姿态能麻痹李倚,拖到长安的转机。
凤翔节度使府内,李倚听着李振的禀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亲自来了?还打着‘汇报军情’的旗号?倒是打得好算盘,想玩金蝉脱壳、拖延时间?”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扶风、麟游的位置轻轻一点,“可惜啊,他们离巢之日,便是根基倾覆之时!”
李振躬身,脸上是成竹在胸的从容:“大王英明。他们这一走,二镇群龙无首,正是接收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