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乃匠籍,依照唐律,终生不得改行。不做这些,还能做什么呢?况且我也喜欢钻研此道,何谈甘不甘心。”
\n
秦淮听懂了他的意思。
\n
杨潜不是不甘心做工匠,只是不甘心工匠没有地位。
\n
一旦入了匠籍,甚至连人身自由都会被朝廷限制,就怕大兴土木的时候,找不到工匠干活。
\n
“你是喜欢这勾当,那他呢?”秦淮说著,手指向了门外。
\n
顺著秦淮所指望去,院中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愁眉苦脸地用刨子刨木头,手法笨拙。
\n
杨潜看著这个少年,眼里满是苦涩,不甘道:
\n
“我入匠籍,自是无所谓的,只是误了我这唯一的儿子,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n
“你忍心看他一生困於此地吗?就因为必须世袭你的这个匠籍。”
\n
听到这里,杨潜心有所悟,直接单膝跪地,诚恳说道:
\n
“还望秦县令助我儿脱离匠籍,但有差遣,某任凭驱使。”
\n
秦淮扶起地上的杨潜,轻声道:
\n
“此事,我自会为你筹谋。这第一步,便需杨匠立下大功。”
\n
这话听得杨潜一头雾水。
\n
倒也不怪杨潜,而是唐朝虽然在工匠制度上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仍然以无偿劳作的“番匠“为主。
\n
也就是说,之前秦淮找杨潜所做的十架新式纺车,一分钱都不用给他。
\n
因为在官府看来,对於匠人,已经免除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