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等到秦淮从录事参军府出来的时候,已然是中午了。
\n
他对这次交谈非常满意。
\n
首先拋出五千斤的打铁生意,藉助周齐之手打通浙西道的官铁营运。
\n
然后说出此行的真正目的:
\n
改址济安桥。
\n
本来这座桥不在他丹徒县管辖內,而是邻县用於两个庄官『经济区』的开发,建桥的资金自然跟他丹徒无关。
\n
这次能说服周齐改地址,方便大关炼铁场的经营只是一方面,最大的好处是:
\n
秦淮有了启动资金。
\n
这座桥本来的设计是建一座石拱桥,预计耗时三年,投入一万贯,润州府和地方政府各出一半。
\n
改址之后,就变成了丹徒县的工程,周齐自然是要拨付工程款给秦淮。
\n
周齐答应,不日,將会把初始建桥资金两千贯以及三万五千斤木炭送到大关炼铁场。
\n
也就是说,秦淮这次谈话,不仅解决了燃料,还带来了初始的启动资金。
\n
可谓满载而归。
\n
他不是没想过直接拿刺史令牌,胁迫百官给他送钱、送粮、送物资,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並非长久之道。
\n
刺史令牌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並非是秦淮自己的能力,此时如果交恶,等到刺史收回令牌,那他秦淮做任何事都再难寸进,甚至有性命之危。
\n
以势压人不如为利同行。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