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博按分镜文学思维,略作一番思考。
\n
安茜是人物a,他刚才扮演的是人物b。
\n
人物a在哭,感到恐惧,情绪为负100。
\n
人物b因哭而烦躁,大吼一声,情绪为正100。
\n
第一个镜头给a递进,在缓缓推镜渲染这份低落的负面情绪时,电视机前的观眾情绪也会隨之低落,沉浸在营造出来的低沉氛围中。
\n
第一个镜头推进到特写,是一张哭得梨带雨的脸,如果女演员漂亮,那观眾的情绪会进而心疼。
\n
就在这时,一声大喝!
\n
女演员的镜头不见,瞬间切换至暴怒男人的特写。
\n
如此一来,观眾负100的情绪,立马变成正100,没有任何过度,从而完成两个分镜正负间的极致情绪瞬间切换与碰撞。
\n
目的很明確,用两个分镜作为一个组合镜头,几秒之內就让观眾感观很强烈地看懂两个人物的性格,並加深人物印象。
\n
“明白了。”李博缓缓点头,“就像我刚说的,演员都请新人,表演水平肯定不足,人物特性就难以突显,这就非常需要在分镜头上下功夫,利用分镜头辅助演员塑造人物。”
\n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安茜说道,“因为我们这部剧场景少,或许连续几集都在一个场景里,这就无法利用转场的期待感吸引人,就要多多利用镜头做情绪分镜,让观眾的感观起伏不定,才能吸引观眾一直看下去。”
\n
她补充道,“情绪分镜不止对人,也可以利用道具来做构思。”
\n
杨文斌道:“其实,安导的这个情绪分镜思路体现出的风格,一定程度上跟华製片想要的影视风格一致,都是讲究通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