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峰立时看出端倪,这一桌人,一位年轻公子、一位中年道姑,一位吐蕃国师,这搭配確实奇怪。
\n
而更为奇怪的是,贵为大轮明王,吐蕃国师的鳩摩智,居然甘心坐在下手位置。
\n
再联想到这年轻公子的隔空点穴手法著实高超,自己第一次解穴竟未能成功,虽说是出於意外未用全力,但这毕竟是他行走江湖二十年来,头一遭需要刻意调息內力方能解开的穴道。
\n
想到此处,乔峰立即对这年轻公子不敢小,又暗自打量一番,拱手作揖道:“莫不是这位小兄弟用生当暗器制服了全冠清?好手段,请问小兄弟师承哪家?何门何派?”
\n
虚言起身拱手道:“僧袍掷却裹貂裘,万卷经书换酒筹。龙隱深潭终破壁,剑埋古剎復鸣秋。
\n
禪心未死燃烽火,侠骨重生啸九州。我自江湖横掉去,满天风雨拜王侯!前少林杂役僧虚言便是。”
\n
诗毕,刀白凤、鳩摩智和乔峰都被这首诗的王霸之气所震撼。
\n
虚言之所以要显山露水,与在座的三位身份有关。
\n
一位是將来的大理国皇太后,一位是吐蕃国师,一位是弓帮帮主,都是当今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只有他虚言,好像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卡拉米。
\n
但与这三位同桌共饮,靠的不是名號,而是实打实的实力。
\n
这首诗,正是虚言还俗,步入江湖的宣言!
\n
此诗以“破壁龙吟“为核,前两联“弃袈裟、焚经书”展还俗之决绝,后两联“燃烽火、拜王侯”显入世之锋芒。
\n
“禪心未死”与“侠骨重生”形成佛性与血性的张力,末句“满天风雨”意象將还俗者的霸烈气概推向极致。
\n
三人在细细品味这首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