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龄生想了想,又问:“是荀明彻说与你的?”
陆晏吟颔首,观察着他的神情。
陆龄生没有怎么惊讶,只是叹了声气,问她:“你要说什么?”
“人是刑部尚书带出去的,他身在刑部却插手都察院官员之事,何其荒谬?”陆晏吟道。
见陆龄生不语,她又问:“父亲是如何打算的?”
“吟儿,”陆龄生坐在圈椅里,沉吟片刻,“你不该过问这样的事。”
陆晏吟听了,几乎是脱口而出:“我不是朝臣,但我是大景的子民,生逢乱世已是不幸,国朝又岂能容得下这样的奸佞?”
“奸佞?”
陆龄生呵呵一笑,转头看她:“你说他是奸佞,我也说他是奸佞,可他就真的是奸佞了吗?”
“奸佞与否,在于圣上的决断,在于天下百姓之口,不在于你我之口。”
大景从建立到如今已经二十余年,站在奉天殿的臣子数不胜数,被称为“奸佞”的少之又少,这不是因为所有臣子真的与君王全然一心,而是“奸”这个字眼太重了。
每个人自踏上仕途这条道路时所怀揣的理想是一样的,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就是将自己的治国理想全部奉献给国朝,为大景注入属于自己的力量。
可真正站在天子面前时,这样的想法却因为太过理想而显得天真。臣子一生呕心沥血,一人之下不是幸事,得遇明君才是幸事。
陆晏吟不明白,因为她太急于用忠奸去定义一个人,而忽略了真正决定忠奸的人。
陆龄生为官数十载,与形形色色的官员皆打过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