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家都说我李怀德搞一言堂,一支笔。”
他苦笑着微微摇头,道:“虽然我不认同,可既然人家说了,我就得反省自己,对吧。”
“我能理解您的意思。”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我去不去钢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以什么样的身份去钢城,以什么样的视角去做管理。”
李怀德站住了脚步,微微眯起眼睛看了李学武,听着他继续往下说。
刚刚他的话可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说不仅仅是这个意思,现在就要看李学武怎么理解了。
李学武讲出来的话就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他今天找李学武谈话的反馈。
李怀德的态度和意思很清楚了,他并不希望李学武纠缠于钢城,或者说纠结辽东工业管理小组,他更希望李学武是站在集团的角度做管理。
这跟李学武的工作思路有什么不一样吗?
还是有根本上的差别。
首先,李怀德如此意见,就是想以自己的支持,由李学武以秘书长的身份掌握辽东工业。
这就要求李学武在某些工作思路和态度上要尊重他的意见,思维与他保持一致。
或者说,更进一步,是受他的约束。
可这是李学武想要的吗?
其次,李学武以集团秘书长的身份管理辽东工业,那就意味着辽东工业领导小组要紧靠管委会。
也就是说,集团班子对辽东工业的影响和控制范围和强度更大。
李怀德一方面摆明了车马,威胁李学武下面的形势复杂,没有集团的支持他不一定摆得平。
同时,集团内部对他去钢城一事意见颇大。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解决的意见,由他站出来协调几方,帮助李学武站稳脚跟,更快地解决问题。
可李学武需要他的协调吗?
接受李怀德的约束,接受李怀德的协调,就等于放弃他在辽东工业上的部分话语权。
这一部分话语权失去后,集团对他的影响力更大,那他接下来要听谁的?
他现在要做出回应,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姿态去辽东,或者说带着什么任务去辽东。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他去辽东是做脑袋的,还是做屁股的。
不难看出,李怀德对他的辽东之行态度也是颇为含糊,想要提前做好埋伏,分一杯羹。
他这是做了裁判员,又想做运动员呢。
李学武能接受他下场参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