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你没打听打听啊?”
“打听了,解放也没瞒着我,确实辛苦,也确实挺赚钱的,很多人都跟着买了车跑运输呢。”
刘光福点头解释道:“尤其是联合储蓄银行有了贷款的政策以后,咱们厂职工没机会进厂的子女都在琢磨这个,不少已经买了车开始干活了。”
“这也是厂里给职工子女开的一条出路,”李学武看着他讲道:“如果你没有现在的工作,其实也是要考虑走这条路的。”
“贷款买一台三轮车,去货运站跑运输,全年都有活儿,包括咱们厂里的供应链系统、短途运输、工件运输以及全城的货运和客运。”
李学武看着他说道:“咱们职工子女反应还是慢了,排子车工人早就大胆地开始干了。”
“我也在跟货运站的人提意见,要把更多的运输任务交给红星厂职工子女来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听说了,解放回来跟我说的,”刘光福笑着解释道:“他说咱们厂职工子女跑运输,其实比外面的人好做,因为很多货都是咱们厂里的任务。”
“你们也都知道,目前厂里正在进行人事制度的变革,很多职工子女无法接班上岗。”
李学武讲道:“不是厂里绝情,不优待职工子女,而是新时代的新式装备和设备没有一定的文化和基础是完成不了实际操作的。”
“尤其是日新月异的产业标准升级管理,就算是二大爷上新的生产线,他也含糊。”
“这个是一定的——”
刘海中点点头,说道:“我去看光天的时候往新厂转了转,确实标准很高,确实不一样。”
“二大爷这样的高技术人才都含糊,你说没有文化基础的职工子女进了厂能干嘛?”
李学武摊开了一只手,讲道:“未来三产和配套型产业,会向厂职工子女进行一定的倾斜。”
“除了现有的从联合学校考进厂这条唯一的通道,就只有当兵转业或者退伍才能分配进厂。”
他很直白地讲道:“剩下的就只能做厂里的配套服务和劳动,在这一点上,厂里未来都不会动摇,因为现有的厂职工人数太多了,必须压缩。”
“所以,先有了这个机遇,谁先反应过来,谁就先得了,再有就得等以后了。”
李学武瞧见母亲从屋里出来,笑着点点头,说道:“行了,我们这也得赶紧回家吃饭了。”
“京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