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原本淮西武將们和这群新加入的浙东文人,初期关係还是很不错的,可隨著时间的推移,矛盾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因为他们两方集体,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n
“他们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n
阶级这个词语,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汉书·贾谊传》:“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阶级既登,寧为鸡口,无为牛后。”
\n
此处『阶级』指官阶等级,强调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叶煊知道两人能够听懂。
\n
“原本出身淮西地区的武將们,大多数都出自於底层,这群人在加入起义军之前深受元朝的压迫,甚至连饭都吃不起,更不用说读书了;而淮西派系中少数几个有能力的官员,出身和自身才学其实也很一般,比如当朝韩国公李善长,臣说句难听点的话,他只能算是半个读书人,元朝时期韩国公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却落榜了,这样的人现在我大明若是想找的话,能隨时隨地找处一大堆。”
\n
“还有,提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朱升,当年也不过是一个乡贡进士而已。”
\n
乡贡进士代表著什么呢?这段时间內前来南京贡院科举考场中参加会试的,全部都是乡贡进士,也就是类似朱升这样学问的,有八千多人。
\n
同时,科举会试这一层还没有考过,简单点讲就是一个落榜生而已,当个九品芝麻官都难。
\n
“淮西武將集体大多数出身低微,没有学识,少数有些学识的,也充其量算个半吊子的读书人;反观浙东係为首的骨干刘基、宋濂、章溢等人,这些人皆出自文官大族,甚至有著世代大家,学识渊博,譬如刘基自小就號称神童,十二岁考中秀才,二十三岁参加殿试直接就考中了进士,再加上他们的家族往往是当地富户。”
\n
“双方,完全处於不同阶级,甚至可以这么说吧,压迫老百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