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乾清宫內,一尘不染。
\n
隨著朱元璋继续询问这起案件,叶煊並未过多犹豫,早在来的路上和昨日夜里,他就已经整理过脑海中的想法了。
\n
“上次我说到了,这起案件是淮西系、浙东系共同谋划的。”
\n
朱元璋面无表情,太子朱標附和的点了点头。
\n
叶煊明显注意到了两人的態度,觉得很理所应当,这就是朱元璋、朱標父子两人明面上对待臣子的態度,这也是两人政治意见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他隨即继续言道:
\n
“而臣觉得,此次案件初始,確实是浙东系、淮西系两方文官大族,为了共同的利益策划,可若將两个系分开,那么他们各自的想法又截然不同了。”
\n
“站在淮西系文官大族的视角,若是科举舞弊成功,那么对他们堪称百利而无一害。”
\n
“两系文官大族目的达成,在他们的想法里,未来將是朱允炆殿下成为皇太孙,而那时因为皇长孙朱雄英的离去、朱允熥殿下未能成为皇太孙,开国勛贵、军队力量势必会遭到清洗;届时朝堂上將会成为文官大族的一言之堂。”
\n
“不过,就算支持朱允炆的文官集体目的达成了,就算军队和勛贵力量遭到清洗,但也不可能所有的勛贵武將全部消失殆尽,总会遗留一部分的,开国武將勛贵大多数都是淮西人,他们本来就和淮西系文官大族同心,等未来武將一系失势了,他们则依旧会选择站在淮西系文官大族这边,那个时候淮西系文官集体若想收拾浙东系文官集体,就轻鬆很多了。”
\n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n
原本歷史中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勛贵,可遗留下的勛贵依旧拥有著不弱的能量。
\n
当然,这部分能量和当时的两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