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连朱元璋手底下的官都不愿意当,怎么可能愿意教导你的皇孙?
\n
“陛下,臣认为,不妨请韩国公屈身一趟,入昭狱內请戴良入仕。”
\n
又有大臣出口言道,並且也给足了充分的理由:“名儒戴良,通晓天文地理百家学说,性情倔强。非寻常人所能劝住,但人终究有回头之时,如今戴良关入昭狱內也有一月之余了,想必也已经清醒了过来。”
\n
“若想劝说戴良,恐怕需陛下亲自前往,可陛下天潢贵胄之身,怎可入那昭狱之內?”
\n
“而韩国公乃我大明朝开国六公之首,身份、地位,皆非其余臣子所能相比,若韩国公愿意的话,那自然是好事了。”
\n
这位大臣,相较於前几位站出来建议的大臣,就有些特殊了,他官职並不高,为当朝太子府少詹事,总东宫內外庶务。
\n
令人注目的是,这位太子府少詹事只有一只耳朵。
\n
不过,当他出来建议李善长前往昭狱劝说戴良归朝后,朝堂上就无人再开口说话了,因为此人名叫杨希圣。
\n
洪武初年,杨希圣任户部侍郎,因反对李善长主导的“茶马专营”政策,遭其弹劾『僭越擅权』。
\n
当时圣上震怒,將杨希圣割耳鼻后流放。
\n
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杨希圣並没有犯下任何错误,洪武初年李善长藉此'茶马专营'为淮西集团敛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甚至当初连皇帝朱元璋都知晓,可那时的朱元璋动不了李善长,所以只能处罚杨希圣。
\n
而后来,李善长並未善罢甘休,就因为杨希圣举报了这件事情,杨希圣、杨希贤均因触怒李善长被严惩,家族势力遭清洗,偌大的杨氏文官大族没落。
\n
前些年,杨希圣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