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中的意思很明显,他赞同这两策,进行土地兼併。
\n
为何?
\n
因为陈允中的出身很普通,他原本是元朝时期的书生,並非出自名门大族,只是读了几年书而已,因早早的加入了郭子仪的红巾军,最终入了朱元璋的帐下,所谓的土地兼併,他没有获得好处,他自然不会反对,同时还表示赞同。
\n
浙江道御史王守谦也出列,侃侃而言:“臣巡按江南,亲见膏腴万顷者隱田逃税,赤贫者反输倍赋。二法並行,可令田册清明,奸猾无所遁形。昔汉武算緡告緡,尚能抑兼併,今法不伤国体而利苍生,陛下宜速行。”
\n
凤阳知府李文泰面色肃穆,出列行礼:“臣牧守乡野,深知农困。淮西之地,丁税重於山,民弃田流亡。若以田亩计税,则逃户归耕,荒田復垦,野无游惰,仓廩自实,此乃固本安邦之策也。”
\n
和很多官员想的不同的是,赞同土地兼併的大臣也不少,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这些出来赞同的官员,基本上並非是土地兼併的实际获利者。
\n
同时也是因为,明朝初建,世家大族的数量並不多,通常来说一个王朝只有到了中后期,大家族才会多起来,那个时候恐怕朝堂上就尽皆是反对之音了。
\n
除此之外,当今圣上杀起官员来丝毫不手软,既然陛下能主动提起这件事情,那么心中肯定是更偏向於解决土地兼併的,很多官员赞同也有著这个原因。
\n
“呵呵...”看著很多官员赞同,有人心中冷笑,面色也变得冷漠起来,这群傢伙简直背叛了他们整个官僚集体,和元人没有什么区別!!
\n
“韩国公岂不闻『利不百,不变法』?祖制丁税,行之百年,今骤变成宪,必致天下骚然!况南北田亩肥瘠悬殊,一刀切之,北地贫瘠之民何以堪命?此书生空谈,误国甚矣。”
\n
“吾等勛臣,先祖以血战得赐田庄。今欲『摊丁入亩』,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