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一员,一名誊录官。
\n
嗯,就是负责利用滚筒式油印机,將考生答案誊抄副本,防止笔跡辨认的官员,以及科考前列印试卷的官员,不需要太高的文学素养和个人能力,朱元璋认为他原本就是个工匠,根本啥也不懂,安排在这样一个位置镀镀金,已经很不错了。
\n
原本叶煊是挺心满意足的,至少能摆脱工匠户籍了,可他越来越觉得事情不对劲了,因为他记得清清楚楚,歷史上洪武十五年,並未举行科举考试。
\n
大明建国以后,首先是举荐制度,朱元璋要求各地官员上报管辖地区的人才,通过举荐补充地方官府职位,可这却滋生出一个问题,荐举依赖地方官员或权贵的推荐,世家大族可通过人脉关係和地方影响力,使子弟更容易被举荐入仕。
\n
而荐举权掌握在现有官员手中,文官集体可通过推荐『自己人』扩大政治势力,形成利益纽带,譬如门生故吏关係。
\n
荐举制下,官员需上报本地人才,这种机制易被地方势力操控,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地位。
\n
为此,朱元璋思索良久,於洪武三年重开科举制度。
\n
洪武三年首次举行乡试、会试,洪武四年连续第二年举行乡试,洪武五年继续延续科举制度,而到了洪武六年,朱元璋不满科举结果,正式暂停科举,重新全面推行举荐制度。
\n
朱元璋是不想让举荐制度成为大明王朝任用官员的主要通道的,为此他始终在想重新推行科举制度,为了创造更优质的科举制度,原本歷史上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正式颁布科举制度,可直到洪武十八年,第一次开科考试才重新开始。
\n
这就意味著,歷史轨跡发生了改变。
\n
原本明朝是洪武十八年开科考试,可现在却是洪武十五年,就进行开科考试了。
\n
实际上,洪武十四年的时候,他通过献上滚筒式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