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孩童用雏菊花汁写下“成长”,最动人的是位头发花白的女士,用1987年的同款牡丹根汁,在空白处写下与父亲笔迹几乎一致的“守”字,附言说:“当年受你父亲所托保管的证据,如今终于能归位了。”她带来的旧信封里,装着半片带着笔迹的牡丹花瓣,与长卷上的“初心”完美拼接。
赵峰研发的“花笺时光机”能模拟百年后的长卷模样。孩子们输入自己的花汁笔迹信息,屏幕上立刻显示出2126年的预测图,其中“勇气”二字的笔迹,与父亲星图笔记里的救助路线完全重合。“你父亲当年计算过笔迹的遗传度,”赵峰滑动屏幕展示细节,“说善良与正义的笔迹,会像花的基因一样,在时光里自然延续。”屏幕上,2126年的虚拟孩童正用新的花汁,在长卷末端续写,笔迹里既有父亲的根骨,又有孩子们的舒展。
林砚之在馆内的密室里,发现了父亲的“长卷计划书”。泛黄的纸页上,详细记录着从1987年到2126年的长卷展陈方案,甚至标注了每个年代该用的花汁配方。最后一页的空白处,用压花工艺留下半朵牡丹,与云南寄来的半朵向日葵拼合后,组成完整的“和”字,花芯的纹路里藏着“待2026年合璧”的字样。“他把重逢的日期,藏在了花瓣里。”林砚之将两朵花压在长卷的交汇点,压花接触的瞬间,周围的花汁笔迹突然发亮,在空气中形成流动的“约定”二字。
孩子们在长卷旁开展“花笺接力写”活动。每人用自己调配的花汁写一句话,最后连成《百年承诺》。当写到“1987年的勇气永不褪色”时,长卷突然释放出混合的花香,与孩子们的声音频率形成共振,父亲的虚拟影像从花雾中走出,轻轻握住最年幼孩子的手,在句末添上“我见证”,笔迹落下的瞬间,所有的花汁笔迹同时发光,在馆内形成璀璨的光带。
云南的“花笺庆典”同步举行。母亲带着孩子们将所有带有笔迹的花瓣拼成巨大的长卷,航拍画面显示,长卷的形状与希望小学的展陈完全对称,像两面镜子映照着彼此。“这是‘让大地成为最大的纸页’。”母亲对着镜头挥手,背景里的烟花组成钢笔形状,笔尖流淌出金色的花雨,“陈校长说,只要每年都有人续写,这卷花笺就会绕地球一周,像1987年的信念,传遍每个角落。”
闭馆时,林砚之最后看了眼那卷流淌着花汁的长卷。暮色中,灯光透过花瓣纤维,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让新旧笔迹像在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她将父亲的旧钢笔轻轻放在长卷的起点,笔帽的“之”字与长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