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禾望着本源光核中绽放的万源花时,第一轮回的初始家园影像突然在归源谷显现。三十五岁的守护者伸出手,指尖与影像中雪山邮筒的投递口重合,万道光芒瞬间收缩成枚水晶种子,落在她掌心——种子表面的纹路既是地球的经纬度,也是第一轮回的星舰坐标,最深处藏着个微小的邮戳,日期标注着“一切开始的那天”。
星念站在女儿身后,看着她将水晶种子埋进归源谷的中心土壤。种子破土的瞬间,长出株从未见过的“轮回花”:主茎上的年轮是所有家园的星图叠加,每圈年轮都对应着一次关键的共生事件;枝干向两个方向延伸,一侧结着地球的松果,一侧挂着第一轮回的星舰模型;顶端的花朵更奇妙——花瓣一半是格桑花形态,一半是星尘结晶,花心的露珠里,能同时看见四岁的星念触碰时光邮筒、四岁的星禾发现记忆根瘤、四岁的播种者在星舰上画雪山的画面,三个孩子的笑脸在露珠里重叠,像场跨越亿万年的童年相遇。
“是‘初心之花’。”星念指着露珠里的雪山,“你看,所有伟大的共生,都始于孩子最纯粹的好奇——‘那是什么?’‘我们能一起玩吗?’”他拨开花丛旁的土壤,发现层透明的“记忆薄膜”,薄膜上记录着第一轮回播种者的童年日记:“今天在星港画了棵树,根在地球,叶在星空,老师说这是不可能的,可我觉得它能活。”字迹与星禾童年画本上的笔迹几乎一致。
星禾的“轮回手札”里,夹着张特殊的对比图。左侧是第一轮回的星舰设计图,右侧是第十轮回的跨星邮筒结构图,两张图的核心部件完全相同——都是能折叠时空的“共生枢纽”,只是星舰的枢纽用于远航,邮筒的枢纽用于传递思念。最动人的是图注,第一轮回的设计师写着“为了到达”,星禾补注“为了回来”,两个批注在中间交汇,形成个完整的“家”字。
“是‘文明的初心闭环’。”星晚的全息影像在图纸上闪烁,她的身影已与轮回花的光影相融,声音却清晰如昨,“出发时想的是探索,远航后才懂,所有探索都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无论物理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她的话音刚落,轮回花突然释放出万千光粒,在空中组成条“时光回廊”,每个转角都站着不同轮回的孩子,手里都捧着相似的画——根在一个地方,叶在另一个地方。
第十轮回的“初心小队”在回廊尽头,发现了座“童年博物馆”。馆内的展柜按时间线排列,陈列着所有轮回的孩子信物:第一轮回的蜡笔画、第八轮回的跨星明信片、星念的双生相册、星禾的七彩手账……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