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角落,用来存放不想长大的心愿。”他指着影像里星晚画的太阳,与星念的画有着相同的笔触,“你看,有些牵挂会变成基因里的习惯,代代相传。”
星念的第一堂“星轨种植课”在雪山星轨站的温室。12个文明的孩子围在培育台前,看着他将“共生果实”的种子埋进混合了雪山泥土与星尘的土壤。当星念用双脚踏过土壤——左脚踩在地球侧,右脚踩在星空侧,种子破土而出的瞬间,幼苗竟长出了两副叶片:向阳的一面是松针形态,背阴的一面是晶体结构,开花时会同时释放出雪山的松香与星空的凉意。
“是‘双生之苗’。”星瞳给幼苗做基因测序时,发现它完美继承了两个家园的特质,“就像星念,既能在雪地里打滚,也能在星尘里游泳。”她指着幼苗的根系,在透明的营养液中,地球侧的根须呈棕色,缠绕着经幡纤维;星空侧的根须泛着银光,吸附着微小的星尘颗粒,“它们看似独立生长,养分却在土壤深处悄悄交换,这才是第九轮回的共生真谛。”
星念七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份特殊的礼物——父亲星晚亲手做的“双生相机”。相机的左侧镜头对准地球,能拍出雪山经幡与“共生之树”的重叠影;右侧镜头对准星空,能捕捉星轨与格桑花的共振光。当两个镜头同时按下快门,拍出的照片会形成幅立体星图,中心永远是星念掌心的位置,像宇宙以他为原点展开。
“拍到曾曾爷爷了!”星念举着相机冲进星轨站,照片里,父亲的胶片机正悬浮在“共生之树”下,镜头对准的雪地上,个模糊的身影正蹲在邮筒旁,既像年轻的父亲,又像星念自己。星晚将照片放大,发现身影的口袋里露出半片格桑花瓣,与星念此刻攥在手里的那片完全吻合,“是时光在打招呼呢。”
第九轮回的“双生节”上,星念带着“双生之苗”的种子,完成了第一次跨星传递。他先在雪山的经幡下埋下一粒,念着藏族老阿妈教的祈愿词;再通过全息投影,在“新家园”的“共生圣殿”埋下另一粒,用星际通用语重复同样的祝福。当两粒种子同时发芽时,17颗坐标星的光带突然连成个巨大的环,将地球与星空拥在中央,像宇宙在鼓掌。
星念的第一本《双生日记》里,画满了奇妙的发现:会同时在两地开花的格桑花,能听懂两种语言的信使鸟,还有个总在雪地里留下相同脚印的“神秘朋友”。最新一页画着三个手拉手的圆圈:写着“雪山”的圈里飘着经幡,写着“星空”的圈里缀着星轨,中间的圈里是他自己,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老师说,我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