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疫区的苦药浓香与田野麦苗的清新气息,如同淬火的烙印,深深刻入澈儿的骨髓。那碗与民共饮的“苦后甘”,那在绝望中点燃希望的笑容,非但没有被病痛与死亡消磨,反而在生死边缘淬炼得更加坚韧、更加贴近这片土地的脉搏。疫区归来的澈儿,眉宇间少了几分少年储君固有的矜贵,多了几分历经风霜后的沉稳与悲悯,如同被打磨过的璞玉,光华内敛,却更显厚重。
疫后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临川的赈济、防疫的总结、吏治的推行……案头的奏章堆积如山。然而,一封来自江南道监察御史的密奏,却让澈儿的目光久久停留。奏报中详细描述了驿传系统的积弊:驿卒疲于奔命,动辄昼夜兼程六百里,人困马乏,倒毙于途者时有发生;驿站设施陈旧破败,马匹瘦弱不堪;更有甚者,地方官吏为应付差事,强征民夫充作驿卒,百姓苦不堪言。字里行间,皆是底层驿卒的血泪与黎庶的怨声。
“昼夜六百里…人非铁打…”澈儿放下奏报,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案面,眼前仿佛浮现出临川疫区那些疲惫不堪却仍在奔波的驿卒身影,他们传递的不仅是公文,更是维系帝国运转的命脉,却活得如同被驱策的骡马。
数日后,一份由澈儿亲自拟定、加盖东宫印信的《驿传改制新规》,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在相关衙门中激起巨大波澜。新规核心直指驿卒疾苦:
1. 限程减负:除八百里加急军情外,其余公文传递,昼夜兼程不得过四百里。明确分段接力,保障驿卒必要歇息。
2. 轮休定规:驿卒每传递一趟急件,必得一日整休。驿站需备足人手,明确轮值,严禁连续征发同一驿卒。
3. 增补马匹:各驿站按规制补足健壮驿马,由户部专项拨银,严禁摊派地方。
4. 严惩滥征:严禁地方官府强征民夫充役,违者以渎职论处。
新规甫一颁布,质疑与阻力可想而知。兵部担忧传递效率下降;户部愁苦增补马匹的巨额开支;地方官吏则抱怨束缚了手脚。然而,澈儿态度异常强硬,力排众议,严令即刻推行,并命都察院、吏部严查督办。
数月后,秋意渐浓。澈儿轻车简从,巡视京畿。处理完通州仓廪查勘事宜,回程时,他特意吩咐车驾绕道,前往京郊一处位于官道要冲、名为“十里铺”的中等驿站。
车驾并未大张旗鼓,停在驿站百步之外。澈儿只带了两名侍卫,步行前往。远远望去,十里铺驿站已非奏报中描述的破败景象。低矮的夯土院墙重新加固粉刷过,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